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咨询电话:3987551,398755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业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高压绝缘及计算机控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公共基础课外,将系统地学习电路原理、电磁场理论与应用、电机学、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检测技术、电力工程、计算机控制等课程。
本专业主要特点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相结合、强电与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研究开发、系统运行与分析、信息处理、试验分析、设备制造和技术管理等工作以及在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生产过程自动化、工业自动化、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工程控制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课程有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信号与系统分析、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过程控制、系统辨识、最优控制、智能控制等。
本专业的特点是以控制技术为主,学生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就业前景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控制、微机控制、数字化信息控制系统以及电子产品与自动化仪表等领域的工程设计、调试、运行、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等工作以及在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本专业覆盖电子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通信等领域,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电子工程、信息系统理论及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受到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较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公共基础课之外,还将系统地学习电路分析、自动控制原理、高频电子线路、通讯原理、信息论、图象处理、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检测技术、计算机通信等课程。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电子技术、网络与通信、雷达、广播与电视、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电子系统与信息系统、电子仪器与仪表等行业的系统、装置与设备的设计开发、试验研究、技术管理的工作以及在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是一个理工渗透的电子信息技术与信息工程的交叉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信息提取、处理、传输和控制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技能,受到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较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电路分析、电子技术、高频电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信号与系统、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信息理论与编码、通信原理、光电子技术、微波技术与天线等。
学生毕业后,能在电子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自动化控制信息系统及相关领域从事信息处理、控制,计算机通信、集成电路等电子系统、装置、设备的研究、设计、技术管理工作以及科研院所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咨询电话:3987711,398771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c/c++程序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据库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信号处理原理、通信原理概论、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从事办公自动化、数值计算、信息处理、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设计、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通信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计算机网络、单片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信息与编码理论、现代交换原理、移动通信、通信网基础理论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电信、移动通信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营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等方面知识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主要学习经济、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电子商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系统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运筹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概论、JAVA程序设计、网站设计与管理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及电子商务的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还可在教育单位、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网络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技术的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方法,具有规划与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初步能力、较强的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C/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TCP/IP原理与技术、路由及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信息安全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网络系统的设计和管理、软件开发和应用以及有关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咨询电话:3987527,398751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是河南省名牌专业建设点,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该专业领域内进行技术和产品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管理及营销工作的机电结合的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下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矿山机电与控制、造纸装备与控制四个专业方向。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液压及气压传动、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CAD/CAM基础、矿山机械、矿山机电控制、造纸机械与装备、制浆造纸工艺学等。
学生毕业后,可根据所选方向,到高等院校、设计研究院、机械制造厂、机电公司等单位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方面的教学、科研、技术和营销管理工作。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本专业着重培养集现代信息技术与热能动力工程知识为一体,掌握流体与热科学的基础和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与控制技术方面知识的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自动控制原理、制冷原理、热力发电厂、CAD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和动力工程(如热电厂、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销售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工业设计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超前的设计思想,动手能力强,能够从事产品开发与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及室内设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力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技术美学、工业美术、造型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人机工程学、心理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等各部门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装潢设计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精密仪器设计制造及测量与控制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个性发展良好的多层次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精密机械制造工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控制工程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精密测控与系统、工程光学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与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土木工程学院
咨询电话:3987631,3987630
建筑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够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图学、建筑CAD、建筑物理、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备、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中外建筑史、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城市规划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装饰、环境设计、园林景观等部门从事设计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土木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矿井、道路、桥梁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房屋结构、桥梁结构、地下结构、道路勘测设计与路基路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建筑、隧道工程、矿山建设、交通土建及市政工程等部门从事土木工程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管理与开发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城市规划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理论,具备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美术、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及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建筑与城市发展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风景区规划设计、城市景观与环境、城市建筑法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城市规划设计院、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城规设计事务所、风景园林设计机构从事城镇规划、城市规划管理、园林设计等专业技术工作,亦可在建筑设计机构、城市建设系统、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也可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工程管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建设过程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等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市场学、经济法、计算机应用、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合同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项目融资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有关部门从事工程建设领域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建筑、市政工程、交通土建工程等部门从事项目决策及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工作,也可在银行、保险公司、房地产公司从事评估、咨询工作,或在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力学及相关科学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学物理方法、计算方法、程序设计、普通物理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流体力学、实验力学、计算力学、工程结构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航空、航天、汽车、土建、桥梁、铁路、机械、化工等工程应用领域科研院所进行力学基础理论研究、大型工程软件开发和数值分析、实验设计、工程验算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室内环境、设备系统(通风空调、给水排水、电气电动、楼宇自控等)及城市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的知识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特殊环境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流体输配管网、建筑环境工程、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设备工程、供热工程、制冷技术、通风工程、空气调节、燃气输配、建筑设备工程预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建筑设计单位、工矿企业、建筑工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及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从事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工作。
资源环境学院
咨询电话:3987966 3987962
地质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球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从事资源勘查与评价、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各类水利和道路工程建设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钻掘工程学、基础工程施工、水文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地质工程、资源勘查与评价、计算机应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计算机绘图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土资源系统、城建系统、水利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及有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就业。
环境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以及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从事环境保护规划、污染防治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力学、水力学与水泵、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置、计算机应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绘图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环境保护系统、工矿企业、城乡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就业。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自然科学知识,较好人文科学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管理等方面应用能力与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专业基础知识,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气象与气候学、水力学、河流动力学、水利工程、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学、水资源学、地下水文学、环境化学、水利法规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及有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就业。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地学理论基础,掌握地学信息获取与处理、地学软件开发,能从事国土资源数字化、遥感及地球信息识别、处理与分析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球科学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主要课程:矿物岩石学、生物演化与地史、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计算机图形学、数据结构、遥感技术、地球信息探测技术、数字图象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土资源部门、能源资源勘探与开发以及各类矿产调查开发、灾害地质调查等产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管理等部门就业。
生物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较全面地掌握生命科学尤其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生物技术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熟悉生物技术学科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受到科学研究及工程应用双重技能和素质训练,在教学、科研、科技开发及管理等方面具有良好素质的高级生物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原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环境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食品卫生安全及专业英语等。
学生毕业后,可以到食品、轻工、医药、环保工业、现代农业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就业。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煤层气资源勘探、开采和利用的基础理论知识、工程技术和实验技能,能够在国土资源、煤、油、气地质勘探和开发等领域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地质学、煤油气地质学、煤层气地质学、钻井工程、完井工程、采气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岩体力学、流体力学、井下瓦斯抽放、煤矿通风与安全、煤层气综合利用等课程。
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土资源、石油、煤炭和煤层气勘探与开发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管理部门就业。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咨询电话:3987669,3987661
测绘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面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绘工程设计、实施与管理、国家基础测绘建设、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治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测量学基础、数字测图原理、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大地测量学基础、工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遥感原理与应用、开采沉陷学、数字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GIS)原理、全球定位系统(GPS)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制图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土资源相关部门、城市建设部门、交通、水利以及工矿企业和测绘单位从事测量工程以及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可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开发、治理、规划和保护、土地评估、地籍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土地经济、土地信息系统、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土地资源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地产评估、城乡规划、区域规划和生产布局原理、土地生态学、土地信息系统、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土资源管理、城建、农业、房地产等部门和工矿企业从事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区域、城市、资源、环境、交通、人口、城建、土地、